西藏民族大学2017年人才需求计划
西藏民族大学坐落在陕西省渭水之滨古都咸阳,其前身是1958年9月成立的“西藏公学”。1965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西藏民族学院”。2015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藏民族大学”。学校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是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家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地区重点建设高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试点单位、教育部团队式对口援助高校、西藏自治区博士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西藏民族大学建校58年来,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立足西藏、面向全国的办学宗旨,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辉煌的办学业绩。现有民族研究院、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财经学院、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育学院、外语学院、体育学院、医学部等12个教学单位,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基础医学和中国史4个硕士一级学科,29个硕士二级学科,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9个本科专业,1个第二学位专业,涵盖11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1个,省部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省部级特色专业4个,省部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专任教师729人,其中正高职称110人、副高职称302人,博士、硕士生导师95人,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71.7%。有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计划1人,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1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西藏自治区学术技术带头人15人,享受西藏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部级教学团队3个。在校生10000余人,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生约占50%。
学校占地1146亩,有文汇、秦汉两个校区,并在拉萨设有教学实训基地。教学设施完备,建有109个教学实践、实习基地,10大类75个实验室,其中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中心3个,自治区级实验实训基地1个,自治区级教学实验室10个。学校牵头组建了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了西藏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亚研究所、旅游研究所、藏学研究所等科研实体,建有3个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致力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推进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同步提升。学校在许多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藏学、民族学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良好声誉。
建校近六十年来,学校秉承“爱国、兴藏、笃学、敬业”的校训,弘扬“担当奉献、求真务实、和谐发展”的办学精神,为国家培养了7万余名各类优秀人才,其中涌现出了30多名省部级领导干部和一大批艺术家、作家、教授、医学家、农学家、工程师等杰出人才,赢得了“西藏干部摇篮”的美誉。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先后荣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高校就业工作典型院校”等荣誉称号,2012年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当前,西藏民族大学继承光荣办学传统,在调整结构、转型发展中不断增强自身创新能力,走深化内涵、创新发展的道路。坚持立足西藏,面向全国,力争在民族高等教育改革大潮中有所作为,争先进位,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办人民满意的民族高等学校,努力把学校建成一所高水平教学科研型的综合性民族大学。
招聘计划:
西藏民族大学2017年招聘计划表
序号 |
用人单位名称 |
所需专业 |
学历层次 |
引进计划人数 |
1 |
文学院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博士 |
1 |
2 |
语言学 |
博士 |
1 |
3 |
写作 |
硕士或博士 |
1 |
4 |
文艺学 |
博士 |
1 |
5 |
外语学院 |
尼泊尔语 |
本科及以上 |
2 |
6 |
印地语 |
硕士 |
1 |
7 |
管理学院 |
行政管理/档案管理 |
博士 |
1 |
8 |
旅游管理 |
博士 |
1 |
9 |
财经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博士 |
1 |
10 |
统计学 |
硕士及以上 |
1 |
11 |
金融学/投资学 |
硕士及以上 |
1 |
12 |
财政学 |
博士 |
1 |
13 |
民族研究院 |
藏语文(卫藏方言方向) |
本科及以上 |
2 |
14 |
文物与博物馆学 |
博士 |
1 |
15 |
民族学(人类学或藏学) |
博士 |
1 |
16 |
教育学院 |
课程与教学论 |
博士 |
2 |
17 |
数学 |
硕士及以上 |
1 |
18 |
艺术学(舞蹈、钢琴、声乐) |
硕士及以上 |
2 |
19 |
体育学院 |
体育人文社会学 |
硕士及以上 |
1 |
20 |
体育教育训练学 |
硕士及以上 |
2 |
21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博士 |
1 |
22 |
中国近现代基本问题研究 |
博士 |
1 |
23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共党史 |
博士 |
1 |
24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博士 |
1 |
25 |
法学院 |
诉讼法学 |
博士 |
1 |
26 |
刑法学(公安类) |
博士 |
1 |
27 |
信工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博士 |
1 |
28 |
工业工程 |
硕士及以上 |
1 |
29 |
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艺术 |
硕士及以上 |
1 |
30 |
新闻学院 |
数字视频广告 |
硕士及以上 |
1 |
31 |
戏剧与影视/表演学 |
硕士及以上 |
1 |
32 |
藏学研究所 |
藏学 |
博士 |
2 |
33 |
硕士 |
1 |
34 |
南亚研究所 |
南亚问题研究 |
博士 |
2 |
35 |
硕士 |
1 |
36 |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
民族学(人类学或藏学) |
博士 |
1 |
37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硕士及以上 |
3 |
38 |
医学部 |
遗传学 |
博士 |
1 |
39 |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
博士 |
1 |
40 |
基础医学/生物学 |
博士 |
1 |
41 |
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 |
硕士及以上 |
1 |
42 |
口腔医学 |
硕士及以上 |
1 |
43 |
眼科学 |
硕士及以上 |
1 |
44 |
耳鼻喉学 |
硕士及以上 |
1 |
45 |
皮肤科学 |
硕士及以上 |
1 |
46 |
临床药师 |
硕士及以上 |
1 |
47 |
外科学 |
硕士及以上 |
1 |
48 |
妇产科学 |
硕士及以上 |
1 |
49 |
检验技术学 |
硕士及以上 |
2 |
50 |
护理学 |
硕士及以上 |
2 |
招聘邮箱:myrsc@126.com 、myrsc@xzmu.edu.cn、rsc_xzmu@163.com
(邮件主题注明:姓名+学历+毕业院校+专业+应聘岗位)
一、个人及材料要求
1.引进人员范围:2017年应届毕业生。
2.相关材料
个人政审材料,在学期间的学习成绩登记表、计算机等级证书、外语等级证书和相关获奖证书复印件。
3.科研成果
主要论文论著扫描件(请注明期刊名称、年、卷、期、起止页码)等材料。
注:以上材料命名后(包括扫描件)压缩成一个压缩文件(压缩包命名方式:姓名+学历+毕业院校+专业+应聘岗位.rar),联系应聘单位后,发送到对应的电子邮箱后再投递至:myrsc@126.com 、myrsc@xzmu.edu.cn、rsc_xzmu@163.com。
二、引进程序
1.个人材料投递。投递简历人员与应聘单位指定的联系人取得联系,并将个人材料投递到相关单位。
2.用人单位初选。用人单位负责对拟引进的人员所提供的应聘材料及其思想政治表现、学术水平、业务能力进行综合评议,提出意见报人事处。
3.根据个人材料和应聘单位的意见,人事处进行初步审查。
4.人事处负责将用人单位的考核意见及人事处的初审意见报学校审批。
5.学校研究通过后,报上级主管部门最终审批。
三、相关说明
1.录用人员试用期满后经考核合格进入省级事业编制管理。享受西藏自治区工资及福利待遇。子女可在我校附属中学就读,高考享受西藏自治区政策。
2.被录用人员应及时办理协议签订和报到注册,逾期视为自动放弃资格。
3.应聘者对所提交报名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材料不实者发现后即取消应聘、录用资格。
四、联系方式
各单位联系电话 |
|
序号 |
单位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 |
1 |
文学院 |
党老师 |
029-33755974 |
307191053@qq.com |
2 |
外语学院 |
李老师 |
029-33755445 |
646002681@qq.com |
3 |
管理学院 |
闫老师 |
029-33755441 |
3327243667@qq.com |
4 |
财经学院 |
杨老师 |
029-33755834 |
563675102@qq.com |
5 |
民族研究院 |
张老师 |
029-33755925 |
790064818@qq.com |
6 |
教育学院 |
侯老师 |
029-33755434 |
769289442@qq.com |
7 |
体育学院 |
时老师 |
029-33755438 |
93038852@qq.com |
8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李老师 |
029-33755426 |
344654769@qq.com |
9 |
法学院 |
温老师 |
029-33755674 |
407871213@qq.com |
10 |
信息工程学院 |
宋老师 |
029-33755798 |
452466478@qq.com |
11 |
新闻传播学院 |
任老师 |
029-33755444 |
10649416@qq.com |
12 |
藏学研究所 |
王老师 |
029-33755894 |
905186755@qq.com |
13 |
南亚研究所 |
闫老师 |
13892093112 |
372600350@qq.com |
14 |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
冉老师 |
18291056338 |
372012238@qq.com |
15 |
医学部 |
杨老师 |
029-33755985 |
1295245450@qq.com |
|
|
|
|
|
|
我们竭诚欢迎有志之士投身到西藏民族高等教育事业中来!
组织部(人事处)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文汇东路6号西藏民族大学人事处;
邮政编码:712082
联系人: 徐老师 尚老师
联系电话:(029)33755570
招聘邮箱:myrsc@126.com、myrsc@xzmu.edu.cn、rsc_xzmu@163.com
(邮件主题注明:姓名+学历+毕业院校+专业+应聘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