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就业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就业信息 -> 正文

东北大学2017年非专任教师招聘计划

来源: 时间:2017-04-19 作者: 点击:

东北大学2017年非专任教师招聘计划

学校简介:

东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坐落在东北中心城市沈阳。学校占地总面积26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3万平方米。

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1928年8月至1937年1月,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兼任校长。“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被迫先后迁徙北平、开封、西安、四川三台等地。在此期间,广大师生积极参加爱国抗日运动,是“一二•九”运动的先锋队和主力军。

1949年3月,在东北大学工学院、理学院(部分)的基础上成立了沈阳工学院。1950年8月,沈阳工学院、抚顺矿专和鞍山工专合组为东北工学院。1960年被列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是国务院首批批准有权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大学。

1993年3月8日,东北工学院复名为东北大学。1998年9月,东北大学由原冶金部属院校划转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学校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并实现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重点共建。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秦皇岛分校、基础学院、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理学院、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材料与冶金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国防教育学院、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江河建筑学院、体育部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学校设有66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有179个学科有权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另设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应用统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体育硕士、翻译硕士、会计硕士等8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00个学科有权招收和培养博士研究生;有15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共涵盖16个二级学科;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2545名教师中,共有教授468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8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1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02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0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博士生导师353人;在校博士研究生3121人,硕士研究生6289人,普通本科生27157人。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中心,适应科技创新和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强化优势学科、大力发展新兴学科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形成了面向基础产业的特色优势学科(冶金、材料、机械、矿业等)、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势学科(自动化、计算机、生物医学工程)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科技哲学、管理、行政学等)协调发展的格局。

学校不断强化教学、科研功能。“十一五”以来,东北大学共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0项,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9门,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精品教材6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提名8篇。学生在“数学建模”、“挑战杯”等国内、国际竞赛中获得奖项1649项。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涌现出1个“全国先进班集体标兵”班级和6个“辽宁省先进班集体标兵”班级。学生生源质量、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保持较高水平。“十一五”以来,学校承担各类科技项目9100余项,获各类科技奖励37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26项,省部级一等奖46项;顺利完成军工科研生产四大资质认证,并作为课题首席单位,申请并获批军工973项目2项。获得国家专利1204项,其中发明专利785项;共发表学术论文28688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8173篇。主(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61次,其中国际会议107次。

学校充分利用科技、人才优势,以孵化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服务社会的坚实支撑点,探索出了一条产学研相结合,创办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效途径。东北大学科学园是我国第一个大学科技园,2000年,东北大学科学园成为国家首批15家大学科技园试点建设单位之一。2009年,东北大学被确定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学校坚持面向世界,开放办学,先后与34个国家和地区的176所大学、研究机构及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每年聘请400多位海外知名专家来校讲学和合作科研,因公出国(境)学术交流近600人次。现有来自65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留学生800多人。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东北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十分重视,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以及李鹏、朱镕基、李岚清、曾庆红、吴官正等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曾莅校视察。

面向未来,东北大学将抓住机遇,办出特色,为建成“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起引领作用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奋斗。

根据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经研究决定,现面向校内外2017届全日制应届毕业生招聘一批自愿从事非专任教师岗位的工作人员,具体要求如下:

一、招聘岗位

单位

内设机构

岗位

数量

基本要求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宣传部

广播电视室

1

中共党员,具有较强的文字能力和平面设计能力

韩部长

024-83680105

教务处

工程训练中心

6

计算机、机械、自动化等相关专业

张老师

024-83676810

安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安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1

安全工程及相关专业

裴老师

024-83688633

计划财经处

会计核算中心

1

财经类专业,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孙老师

024-83673688

经费监管中心

1

财经类专业,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

实验室技术安全科

1

安全工程及相关专业

闫老师

024-83689273

公安处

公安处

5

中共党员,公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刘处长

024-83684576

后勤管理处

能源管理科 (节能监管平台)

1

电气及相关专业

张老师

024-83681512

基建管理处

工程管理科

2

暖通或给水排水工程、土木工程、电气等相关专业

余处长

024-83690088

规划管理科

1

建筑及相关专业

计划管理科

1

造价管理及相关专业

浑南校区管委会

资源管理办公室

1

供暖及相关专业

刘老师

024-83656268

理学院

物理实验中心

3

物理及相关专业

李院长

024-83683642

数学实验中心

2

数学、计算机相关专业

力学实验中心

1

力学及相关专业

化学实验中心

1

化学及相关专业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深采实验室

1

控制、机电和传感器相关专业,有PLC或小型机器人相关开发经验

王院长

024-83681321

采矿工程

1

采矿工程专业

冶金学院

实验中心

2

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

王院长

024-83687716

《材料与冶金学报》编辑部

1

冶金、材料类专业博士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加工工程

1

铸造、材料、机械等相关专业

李院长

024-83691997

机械工程与 自动化学院

实验中心

4

机械及相关专业

艾院长

024-83687419

信息科学与 工程学院

实验中心

1

自动化、电气、电子、测控、电科等相关专业

任院长

024-83687759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实验中心

2

计算机及相关专业

刘院长

024-83688915

计算中心

2

计算机及相关专业

李主任

024-83686978

软件学院

实验中心

2

计算机及相关专业

庞院长

024-83680507

生命科学与 健康学院

实验技术中心

1

生物学、生物工程等相关专业

王书记

024-83656121

江河建筑学院

建筑物理实验室

1

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土木工程、计算机及相关专业

韩老师

024-83656205

工商管理学院

实验中心

1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自动化及相关专业

赵院长

024-83687287

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实验中心

自动控制、真空设备或机械加工及相关专业

范主任

024-83681759

图书馆

文献建设部

2

图书馆学专业或理工类(计算机、建筑、生命科学、生物医学、采矿、冶金)

姜馆长

024-83687576

信息咨询部

3

数学、计算机、机械、生命科学等相关专业

技术服务部

3

计算机相关专业

办公室

1

计算机、图书情报及相关专业,中共党员优先

医院

内科

2

本科及以上学历,45岁以下,有医师资格证和执业证,其中本科学历须具有二甲级以上医院2年工作经历

王老师

024-83678510

外科

1

本科及以上学历,45岁以下,有医师资格证和执业证,其中本科学历须具有二甲级以上医院2年工作经历

医学检验

1

本科及以上学历,45岁以下,有检验技术资格证,其中本科学历须具有二甲级以上医院2年工作经历

妇科

1

本科及以上学历,45岁以下,有医师资格证和执业证,其中本科学历须具有二甲级以上医院2年工作经历

药械科

1

本科及以上学历,45岁以下,有药师资格证,其中本科学历须具有二甲级以上医院2年工作经历

辅导员岗位

岗位

部门

岗位数量

上岗必备条件

辅导员

相关学院

25

1.中共党员; 2.在学习阶段担任过主要学生干部一年以上; 3.曾经保留研究生入学资格做辅导员工作两年及以上或参与国家项目(支教等)者,年龄要求可适当放宽; 4.其他详见“招聘条件”。

注:附件一中除特殊标注学历学位要求外,其余岗位均要求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二、招聘条件

(一)基本要求

思想品德好,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集体观念和奉献精神,能够自觉恪守高等教育职业道德;身心健康,普通话流利,具备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资格,能够胜任所聘岗位的工作。

(二)年龄要求

本科应届毕业生年龄一般不超过23周岁(1993年12月1日及以后出生),硕士应届毕业生年龄一般不超过26周岁(1990年12月1日及以后出生),博士应届毕业生年龄一般不超过30周岁(1986年12月1日及以后出生)。

(三)学历学位要求

应聘人员须具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特殊岗位除外。

(四)外语及计算机水平要求

1. 外语水平应达到大学英语四级(425分及以上)或小语种四级及以上水平,在国外获得学位的人员可不作要求。

2. 计算机水平应达到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及以上水平。

三、报名方式

(一)网上报名

符合条件的应聘人员,登陆东北大学非专任教师招聘系统(http://rsc.neu.edu.cn/zhaopin)注册登录后填写应聘信息,并按照要求上传相应材料的扫描件。应聘人员如实填写个人资料,如有虚假,取消聘用资格。

电子邮箱:neursc@mail.neu.edu.cn、dbdxrsc@163.com

(投递简历邮件主题:中国研究生招聘网+姓名+学历+专业+应聘岗位名称)

(二)报送材料

应聘人员登录东北大学非专任教师招聘系统,将下载并打印出的《东北大学2017年非专任教师岗位申报表》(应聘辅导员岗位人员还须下载《东北大学选聘辅导员报名表》《东北大学选聘辅导员资格审查表(1)》《东北大学选聘辅导员资格审查表(2)》《东北大学选聘辅导员资格审查表(3)》)、本科至最高学历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复印件、外语水平证书复印件、计算机水平证书复印件、校级及以上获奖证书复印件、社会实践或兼职经历证明材料、盖有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公章的成绩单原件、身份证复印件,个人简历按顺序整理报送。

(三)报送部门

应聘非专任教师岗位的人员报送至用人部门。其中,应聘辅导员岗位的人员报送至人事处。

外地学生可邮寄材料,封面请注明“应聘”;在来校应聘时必须携带身份证件及相关材料原件用以审查。

四、相关说明

(一)本次招聘按《东北大学非专任教师补充暂行办法》中规定执行,上岗人员实行人才派遣方式,纳入学校管理体系,依据学校相关规定进行考核。除医疗、住房等待遇外,原则上享受学校正式职工的待遇。

(二)应聘者限报两个岗位,所提交的各项材料内容必须真实且按要求填写,内容不全或与要求不符的,不予受理。

(三)学校将委托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及教育部考试中心分别对应聘人员的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等证书进行认证,对于伪造资料或证书、违反申报岗位数量限制及《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中公开招聘纪律的应聘人员,取消其应聘资格并向社会及就读院校公示。

五、其他

(一)应聘人员须根据日程表安排密切关注招聘进程及相关网站通知,本次招聘工作日程表见附件二。

(二)联系方式:

非专任教师单位招聘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详见“招聘岗位”;人事处联系人:王老师,联系电话:024-83687383;

其中,辅导员岗位招聘联系人:宋老师,联系电话:024-83687385。

通信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3巷11号东北大学人事处(综合科技大楼1308室),邮编:110819。

电子邮箱:neursc@mail.neu.edu.cn、dbdxrsc@163.com

(投递简历邮件主题:中国研究生招聘网+姓名+学历+专业+应聘岗位名称)

(三)本次招聘工作纪委办公室举报受理电话:024-83675166

长治医学院招生就业指导部©版权所有  晋ICP备09009754-3

  • 招生就业指导部

电话:0355-3012393

邮编:046000

地址:山西省长治市解放东街161号科技楼1416室